——中国十七冶集团兰州高新区榆中园区棚改项目抓安全促大干
2017年,随着《中国·兰州2030城市规划愿景》正式发布,位于兰州东大门的榆中县将担当起兰州这座历史荣光与现代工业交相辉映城市的“副中心”作用。中国十七冶集团早动身、早谋划、早准备,紧盯市场走向趋势,最终于2018年12月10日中标兰州高新区榆中园区棚户区改造2#安置区项目EPC工程,项目建设用地1668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0268平方米。在工程建设中,项目经理部主动担当作为,以高标准、严要求、强执行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工作,以“安全环保管理提升年”活动为抓手,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精细标化的工程管理建设之路。
2017年,随着《中国·兰州2030城市规划愿景》正式发布,位于兰州东大门的榆中县将担当起兰州这座历史荣光与现代工业交相辉映城市的“副中心”作用。中国十七冶集团早动身、早谋划、早准备,紧盯市场走向趋势,最终于2018年12月10日中标兰州高新区榆中园区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2#安置区项目(EPC)总承包工程。该项目建设用地166893 ㎡,总建筑面积 550268 ㎡。在工程建设中,项目经理部不断克服困难,主动担当作为,以高标准、严要求、强执行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工作,以安全管理提升年为抓手,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精细标化的工程管理建设之路、成长之路、创新之路。
多措并举抓安全,齐心协力强队伍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工程施工整体步伐,项目因此而按下了“暂停键”。项目部根据兰州市相关政策要求瞅准时机,主动出击,及时申请政府相关部门办理项目复工手续,并且采取采取“点对点”包车、定制班线等方式解决工人的出行问题,降低工人出行风险;采取租用集装箱等方法,解决工人住宿问题;通过分批次就餐、增设临时就餐点等方法解决工人的生活问题;并安排项目部管理人员定期给工人住区域进行消毒,协调政府相关部门为工人采购口罩、消毒液、手套等防疫物资,确保物资供应充足,保障工人生活、工作环境的安全,为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提供保障。
全面复工之后,项目经理部以安全管理提升年为抓手,通过安全教育管理“七大举措”,内练苦功、外抓实效,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现场,积极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
一是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全覆盖,每周开展全员安全教育。二是全面落实项目班子“一岗多责”安全管控制度,杜绝“三违”现象,根据现场安全管理情况制定奖罚措施,坚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四是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宣传标语,营造良好安全氛围。五是定期组织安全环保综合大检查,对现场脚手架、消防、施工机械、文明施工、环保等进行全面排查,实实在在做到不漏死角,不走过场,让现场不留隐患。六是组织作业人员到安全体验区通过体验学习人工急救、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VR等模拟体验,加强作业人员对安全的防护意识。七是通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标识讲解、劳动保护用品讲解、灭火器的使用等教育活动增强现场作业人员自我保护能力。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在狠抓安全之外,项目经理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注重加强团队的梯级建设,增强人员结构合理性。以老中青相结合搭对子,做好传帮带工作,同时加强属地化年轻员工的培养力度,按照能力和岗位相匹配的原则,让人人都有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项目经理部还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年轻员工个个生龙活虎、敢闯敢拼,形成你追我赶、争创先进的良好氛围。
项目经理部还经常以茶话会、座谈会、谈心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广泛听取大家意见,切实可行地为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各种实际困难。在项目部党支部的号召下,党员干部能够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旗帜作用,起到了给群众做好示范、给年轻员工做好榜样的作用,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团结友爱的生活环境。
科学管理显实效,智慧工地保安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经理白大镜要求管理团队人员,思想要革新,目标要长远,手段要先进,管理人员要善于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既要用发展的眼光去了解科学,还要利用科学的手段去改进管理,要把“智慧”融入工地。
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项目部开通了广联达智慧工地BIM5D模块,使现场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更加便捷。管理人员在现场发现问题,可直接通过手机端随时下发整改通知单,接收通知的一方可以即时接收通知,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给管理人员,使项目管理更加高效,针对性更强,有效实现了现场过程与结果管控高度同步。同时,工程部、技术质量部采用信息化平台监控、采用生产模块召开生产例会和“天天督”会议,及时解决影响生产的问题。
项目经理部还运用了施工人员运行轨迹跟踪系统,在每个人的安全帽上安装了定位芯片,与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互补使用,施工人员带着安全帽通过门禁进入施工现场后,系统可通过电脑和手机端随时掌握施工人员的具体位置、行动轨迹,使现场安全管控又多了一道保障。
为规范劳务管理行为,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降低企业风险,杜绝非法用工、劳资纠纷、恶意讨薪等问题发生,项目经理部还使用了劳务管理系统,实行“一人一卡”管理制度。劳务管理系统包含了人员基本信息、工种、劳务合同签订情况、持证情况等,可及时提示超龄、证件过期、黑名单人员等情况,并可定期查询、导出每个劳务人员的出勤情况,有效杜绝了在考勤上产生的争议,并在发生劳动纠纷时有迹可寻。
把好质量安全线,稳推进度保工期
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企业的发展之源。项目经理部注重精品工程策划,技术、样板先行,积极钻研科技创新。
根据群体性高层住宅、超过100000㎡的单层连片地下车库阶梯台阶式建设等特点,项目经理部一是推行附着式全钢脚手架、铝合金模板、工具化卸料平台及大直径钢筋机械连接技术,选取具有造型特点的服务配套楼作为质量创优单体;二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提前进行技术方案编制、评审,讨论最优方案,做到先交底,后施工;三是项目经理部坚决落实每道工序三检制度,做到施工有方法、检查有标准、检验批准结果有依据,验收过程中实测实量,实行各专业及工种作业面现场验收会签制。在大干一百天过程中,项目部做到质量不打折扣,质量检查及产品质量检验不放松,质量员做到手中不离开检测工具,实现哪里有工作面,哪里就有质量检查,标准化进行全面过程质量管理。
项目部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不忘加快施工进度。在项目“大干一百天”总动员大会召开之后,全员施工热情高涨,白天,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夜晚,灯光如昼、火花四溅。
项目经理白大境是第一个返回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全面复工之后,他深知安全生产将是顺利达产的重要保障,因此,他坚持早晚带班安全检查,每月一次专项检查。在“大干一百天”动员大会上,他对安全生产工作专门作出部署和要求,确保施工大干顺利推进。“安全管理提升年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将再部署、再落实、再动员,为大干一百天保驾护航”,白大境坚定地说。
项目支部书记林国卫结合“党旗飘扬、党徽闪光”活动,第一时间设置党员先锋岗,组织党员干部全面梳理项目安全风险点,逐一排查备案。在排查过程中,林国卫身先士卒,在兰州的寒潮中坚守一线,不放掉一个安全风险点,为后续的大干热潮拧紧最后一颗螺丝。
全员动员下,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项目地下车库逐渐连片,高楼从沉静的基坑中节节拔起,各个楼栋群塔挥舞,泵车笛音响彻工地上空。现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已全面铺开,土方施工处开足马力,机械全数进场;桩基施工紧追不舍,24小时连续作业;土建施工处,铆足干劲,你追我赶,施工作业人员总人数已近700人。目前已完成二期1、4、7、8、10号楼地上5层主体施工,地下车库已展开9个区作业面,完成5400平方米结构施工。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冲锋号已经吹响,“大干一百天”战旗在工地飘扬,项目经理部也将顶住压力、精准施策、科学管理、争先创优,为新时代精细标化的项目管理注解新的定义与内涵,为新时代十七冶人不甘平庸、永创辉煌的奋斗精神注入磅礴生机与不竭动力。